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

Lab 9 Comparing browsers

1.Operating system support


Google chrome :

Windows 8/7/Vista/XP/SP2 、Linux、OS X、Android、iOS


Firefox :

Microsoft Windows、OS X、Linux、Android


2.Bookmark management


Google chrome 還有 Firefox 我認為兩個的書籤管理都差不多 都能夠直接顯示在遊覽器的最上方 明顯又能夠快速地選取 都很方便






3.Download management


我認為這兩個相似度有99%



4.Password management



5.Spell checking


Google chrome 和 Firefox 當你打錯的時候都會詢問你



6.Search Engine toolbar


Google chrome
Firefox


7.Privacy mode


我常用的是Google chrome 通常我登入之後 假設關閉時沒有登出 那麼下一次在開啟 通常還會是登入狀態

Firefox 我很少再使用 所以就不太清楚


8.Auto update

Firefox 常常提醒我要更新他的版本 但是Google chrome好像都沒有接過他的通知 可能都自行升級不讓使用者知道吧

Lab 8 使用Google Docs 下OX 棋



Lab 7 架站大挑戰


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
Homework 3/4/2013



他先說明了當初為什麼會有創立這個的想法
當時他們在實驗室有世界各地的工程師在一起工作
每個人的電腦各不相同 , 資料或是檔案的格式也不同 ,有很大的差異性
如果他想建立一些檔案 , 在這些差異性很大的電腦上
他就不得不連接到一些新的機器運行新的程式
以便能在新的資料格式中找到需要的資訊 , 所以就需要一個通用的平台
當時是為了方便他們的研究資料可以互相傳遞 , 現在反而方便了我們


再來他介紹了關聯資料 , 只要能從一個數據連結到其他相關的數據就是HTTP
關聯資料是非常巨大的 , 就算每個人只提供了一點點的數據 , 但是串連起來就會非常的可觀
關鍵就是把數據連接起來 , 我們就能夠從這樣的方式中獲取在網路或文擋終無法獲取的力量

資料搜尋就是建立在這種關係上面


最後說到了合成以及資料公開分享
他舉了一個合成的例子 : 像是能夠在地圖上標示任何的東西 ,例如災難發生時
可以在地圖上標示哪邊有避難點或醫療地點等等
而資料公開能夠讓所有人都看到 , 方便救難隊的行動
所以依靠著關聯資料以及合成 , 構成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網路世界
真是非常好的一項設計

2013年3月4日 星期一

Lab 6 Using Firefox


放大
縮小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新增分頁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訂閱書籤RSS

Lab 5 Using labels


Lab 4 破解網路大學排名 DIY



1.網頁數
中原 : Google約有 1,540,000 項結果            Yahoo  34,300個搜尋結果
台大 : Google 約有 2,560,000 項結果           Yahoo 287,000個搜尋結果
中正 : Google約有 1,340,000 項結果            Yahoo 45,600個搜尋結果
元智 : Google約有 253,000 項結果               Yahoo 25,400個搜尋結果

2.連結度(能見度)
中原 : Google約有 5,910,000 項結果        
台大 : Google約有 17,500,000 項結果
中正 : Google約有 1,920,000 項結果
元智 : Google約有 1,020,000 項結果

3.檔案數(Rich files)
中原 : Google約有 15,700 項結果    
台大 : Google約有 777,000 項結果  
中正 : Google約有 23,700 項結果    
元智 : Google約有 11,100 項結果      

4.Google Scholar 論文索引
中原 : Google約有 9,410 項結果      
台大 : Google約有 222,000 項結果  
中正 : Google約有 6,260 項結果  
元智 : Google約有 218 項結果  

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

Homework 2-25-2013


我從這個演講發現到

演講者不能把每個聽眾都當成是內行人 , 所以不能用一堆的專業術語
或是專有名詞 , 必須把內容簡單化 , 並配合一些生活上的例子
這樣能夠貼近生活 , 聽眾也更能夠理解明白演講者要表達什麼

還有就是
投影片做得太華麗反而是本末倒置 , 會讓聽眾忽略演講者的內容
內容字數太多也是會讓聽眾去盯著那個螢幕猛看 , 也是不行
最好的方式是一張示意圖 , 配上一點點的重點提示
其他的由演講者作補充 , 如此一來聽眾才會專注在演講內容上面

Melissa Marshall: Talk nerdy to me